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时刻关心着农民,关注着农业。党和政府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农业政策,使得我国农业在希望的田野上茁壮成长。读图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庄农户构成变化(单位:户)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他
|
1948年
| 86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材料二 (下图)

材料三 1978年安徽凤阳县出现的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
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1)材料一中李庄农户构成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我党在农业上执行了什么政策?该政策实行后,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何历史意义?
(2)上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党在农业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实施后,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协议书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什么重大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