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七十年砥砺前行,七十年日新月异,七十年辉煌灿烂。风云变幻、拨云见日的新中国外交见证了共和国的成长和壮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一边倒”的总特征下,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一系列调整,贯穿着独立自主原则和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前,新中国坚定地实践着“一边倒”外交战略。这一外交政策使新中国获得发展机会,但也造成外交上的不平衡。这限制了新中国外交的主动性、开放性和自主性。朝鲜战争结束后,多种因素促成“一边倒”外交战略不断弱化,为新中国执行新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契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材料二  196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第二中间地带”的构想,发展同西欧国家正常关系,抵制美国对我国的扼杀。这把我国对西欧政策提高到战略高度,并收到显著效果。戴高乐将军不顾美国的压力正式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震惊世界,被西方媒体喻为“外交核爆炸”。这有力推动了我国与西欧国家关系的发展。……
1972年我国同西德建交,中英、中荷代办级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第二年西班牙同我国建交。至此,我国同绝大多数西欧国家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蔡方柏《中欧关系70年》

材料三  “变”与“不变”是中国外交发展过程中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外交经历了几次大的战略调整;另一方面,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贯穿其中。中国外交的基本内容正是在这种变与不变中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的。

——张清敏《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中国“外交上的不平衡”的国际背景。指出为打破这种不平衡,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外交努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六七十年代中国同西欧关系改善的主要因素。
(3)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特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0-16 10:3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