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农民虽然分到了土地,可是由于仍旧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使得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也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抗自然灾害等,这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

材料三: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项 目

1957年

1960年

下降(%)

粮食(亿公斤)

1950.5

1435

26.4

棉花(万担)

3280

2126

35.2

油料(万担)

7542

3405

54.9

生猪存栏数(万头)

14590

8227

43.6

 

材料四:“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内容出自国家颁布的一部重要文件,这个文件名称是什么?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什么?
(3)材料三中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中歌谣赞扬了我国农村实行的哪一制度?首先在哪一地区实行?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4-11 03:01: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