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包含所有制、经营管理方式及分配方式在内的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以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阅读材料,探究以下问题。
材料一

(1)上图所示,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它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怎样的基本史实?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对此,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在国内战争后的经济政策。
材料三 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缓和阶级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3)材料三所说的“立法”指什么法?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
材料四 1928~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
年份项目
| 1928年
| 1932年
| 1937年
|
世界
| 世界
| 欧洲
| 世界
| 欧洲
|
工业生产总值
| 5
| 3
| 2
| 2
| 1
|
机器制造业
| 4
| 2
| 1
| 2
| 1
|
拖拉机
| 4
| 2
| 1
| 2
| 1
|
电力
| 10
| 7
| 4
| 3
| 2
|
石油
| 3
| 2
| 1
| 2
| 1
|
钢
| 5
| 5
| 4
| 3
| 2
|
(4)出现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尝试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开始实行“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哪一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