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探寻改革开放变迁
(寻迹小岗村)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缩影。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保存着生动的资料。
材料一 
改革前小岗村顺口溜:
辛辛苦苦干一天,不值一包光明烟(0.22元)。
改革后的小岗村面貌:
小岗人起早贪黑种花生……附近生产队的春耕才刚开始,小岗生产队的庄稼已经忙完一半了。
凤阳农业生产数据:
1976年产粮0.77亿千克
1980年产粮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6.70亿千克
小岗村人均收入数据:
1978年人均收入22元
1979年人均收入400元
 
(1)依据材料一,指出改革对农村产生的积极影响。
(聚焦深圳)
深圳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见证着对外开放的开展。
材料二  1979年4月,广东省领导习仲勋正式向中央提出,希望中央能根据广东华侨众多等特点,在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以及创办贸易合作区的建议。邓小平对此非常赞同,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1980年8月,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经济特区通过国家立法正式诞生,这一天也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成立日。
 

 
(2)依据上述图文材料,概括深圳创办经济特区的优势。
材料三 
深圳创造的“全国第一”
1980年,兴建第一个商品房小区
1983年,发行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
1987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
2018年,居福布斯中国创新力最强城市榜首
邓小平关于经济特区发展的讲话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的试,大胆的闯
 
(3)依据材料三,概括深圳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起到的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6-13 09:46: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