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每年需向地主缴纳的300多亿千克粮食的地租也被免除。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材料二
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
材料四 安徽凤阳花鼓唱词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信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凰阳。”(“文革”时)
“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集体都能富,国家还要盖仓库。”(1979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什么措施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其意义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实现了什么样的转变?
(3)材料三中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4)材料四的唱词反映了1979年凤阳地区粮食产量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