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安徽省遇到百年不遇的大旱。为了吃饱肚皮,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
材料二: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表1: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GDP对比(单位:亿元)
城市年份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1980年
| 139
| 311
| 57
| 2.7
|
2017年
| 28000.4
| 30133.86
| 21503.15
| 22438.39
|
表2:1980年和2017年北、上、广、深人均GDP对比(单位:元)
城市年份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1980年
| 1544
| 2725
| 1160
| 835
|
2017年
| 129000
| 124600
| 153118
| 183645
|
材料三: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1)根据材料一判断,该事件后来促成了中央政府哪项有关农村的改革措施?说说给中国带来的变化。
(2)分析材料二统计表回答,深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GD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三中“强国富民”道路的名称,并回答邓小平引领的中国经济的“根本转型”指的是什么?
(4)通过上述材料你应该懂得什么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