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十年动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但是,这一顺应时势的愿望遇到严重阻碍,党和国家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局面。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家建设百业待兴,真理标准讨论热潮涌起。国内外大势呼唤我们党,尽快就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政方针做出政治决断和战略抉择。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国内背景是什么?
材料二: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能说说为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吗?(从思想、政治、组织三方面阐述)
材料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国家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列举1980年我国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的经济特区两个?经济特区的建立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有何意义?
材料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共十九大报告》
(4)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取得哪些举世瞩目成就?(至少列举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