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田地,按其产量的多寡,分为九等,“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其目的是要建立天下“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材料二 ***也考虑到了中国今后工业化和农村现存矛盾这两个因素。就国家工业化来说,***是这样认为的:国家工业化要靠农民的援助才能成功。就农村矛盾来说,***对这样一种情况看得很清楚:新中国建立后,就全国来说,封建统治已经被推翻了,但是,在广大新解放区的农村,封建土地制度还存在,这是一个矛盾。

——《建国初期***将何事称为“第二场决战”》

材料三 

材料四 大包干是“逼”出来的,一个“逼”字,生动而深刻地描述了包干到户的大胆决断,也折射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无比艰辛。“千条计,万条策,不如大包干到户一剂药”。生产关系中,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调整,一下子就释放了强大的生产力,也在无意间撬动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轮。

——《中国40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纪略:大地为证》

(1)材料一的内容与哪一文件有关?它体现了哪一政权对农村土地问题的设想?这一“理想社会”能够实现吗?请说明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第二场决战”指的是何事?这场“决战”有没有解决材料中所提出的两个矛盾?请说明你的观点。
(3)材料三中的图一反映了19531956年我国的农业总产值不断上升,这主要得益于哪一农业政策的实施?图二中,1960年我国的粮食产量下降了,其原因主要有哪些?
(4)材料四中的“大包干”“包干到户”指的是哪一地区农民“首创”的哪项农村改革制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7-13 02:06: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