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
材料二 1979年4月,邓小平对广东省委负责人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特区……”经济特区……吸取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三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价廉物美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材料四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不久后,“松绑”风吹向全国。
(1)材料一中“某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2)请写出改革开放初期两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对比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着眼点有什么变化?
(3)1984年我国的改革大潮从农村涌向何方?材料四中“松绑”的含义是什么?
(4)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同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请列出其中一条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