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李进《秦朝的边疆经略》等
材料二 孙中山的民族观经历了汉族主义,五族共和,到大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在吸纳世界近代民族国家的思想后,孙中山于1919年提出了融合国内各族而成一中华民族的思想:“夫汉族光复,满清倾覆,不过只达到民族主义之一消极目的而已,从此当努力猛进,以达民族主义之积极目的也。积极目的为何?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摘编自朱其永《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逻辑》
材料三 在我国,汉族人口多,占的地方少,少数民族人口少,占的地方大,悬殊很大。——周恩来(1957年3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国(朝)统治者管理西南地区采取的措施,并简析对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