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设三十六郡(实际略多),郡下为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在这样的体制下,承担着日常治理重任的是县(含后来的散州)。…汉代就有由虚到实的州,唐代有道,宋代有路,多少都近于元代以后的省,充分体现出大一统实在太大很难由皇帝直接管理州县。但在有“封建”传统的中国,这类介于中央和州县的机构常容易产生所谓的“藩镇割据。

——据罗志田等《地方的近代史州县士庶的思想与生活》

材料二 传统社会,高度集权的中央政权实际上无法完成其名义上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只能由一个双重身份的社会阶层来完成,而基层社会也期待着有这样一个阶层代表它与高高在上的国家政权打交道这就是乡绅阶层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乡绅一方面被国家利用控制基层社会,另一方面又作为乡族利益的代表或代言人与政府抗衡,并协调、组织乡族的各项活动。

——据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

材料三  1982年九届人大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正式拉开国务院精简、合并机构的序幕。地方政府根据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指导思想,于1983年也开始精简机构。在经济发达地区,将省辖中等城市周围的地委行署与市委市政府合并,由市领导周围各县。同时,中央决定下放权力,扩大地方的自主权。主要是扩大省市地方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和权限,中央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开始由直接管理向间接控制过渡。

——据郭德宏等《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秦朝到元朝地方政府管理机构演变的特点,并说明这种演变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传统乡绅阶层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代对地方政府管理机构进行了哪些改革探索。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11-19 12:3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