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历来非常重视农业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某法律文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
(1)写出材料一中法律文件的名称?根据材料一中该法律文件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有何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央作出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木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
(2)材料二反映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的方式是什么?除农业外,国家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 宣传画

(3)材料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哪一运动的宣传画?简要分析该历史运动出现的原因。
材料四 针对人民公社体制下,农民普遍缺乏积极性的前提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摘自《复兴之路》

(4)根据材料四,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的原因。
(5)综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四次重大调整中,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变革和调整,给你带来哪些启示?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0-03 08:0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