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在***的领导下,我国正从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家迈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1984年,邓小平在《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中说:“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

——孔德生、齐朝霞《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三个重要转折点(20世纪70年代中期、20世纪90年代初、21世纪初),中国深化改革,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我们力求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与西方发达国家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和中国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相同,是以信息化带动为主……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和政府向导、市场推动型的工业化道路。

——简新华、向琳《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一五计划”期间哪一工程的建设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外资企业为我国工业化发展带来了哪些有利因素?材料二中“不是收,而是放”是指对外开放后来又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最终呈现出怎样的格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1世纪初,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哪些的特点?

(4)综合以上材料,从工业化的角度谈谈如何使我国走向民族复兴。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0-04 09:43: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