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文作诗,总喜欢赋予花木以某些象征意义。如周敦颐的“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画质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李白的“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有人质疑这种在诗文中常见的现象,他们认为,花儿本身并无高贵卑微之别、孤傲谦逊之分,一切都是文人墨客的一厢情愿。对这样的质疑,你有何看法?请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