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调节控制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内战的结束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这种权宜之计已经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于是它立即被摒弃了。农民们拿起了武器,反对无偿的征用。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根据该法成立了“全国复兴署”……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缓和阶段矛盾,实现罗斯福领导全国“合作”的意图。

——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

材料三 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1978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建国以来重大的历史转折,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彭树智主编《世界史·当代卷》

(1)根据材料一,分析苏俄的经济政策在国内战争前后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2)材料二所说的“立法”指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所说的“极为重要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会议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上述三种政策有什么相同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10-11 09:4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