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世纪初(形成) | 20世纪上半叶(裂变与解构) | 20世纪下半叶(重构) |
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体系的形成。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A等老牌殖民帝国力量衰落(仍维持世界体系主导权)。 美国跃居世界经济头号强国(尚未成为政治中心)。 俄国脱离资本主义体系 (标志性事件:B)。 | 二战后,F格局是世界体系重构进程中一个特殊过渡阶段,反映了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两种现代化道路、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抗。 |
| 1930年代经济危机与二次大战后: C通过侵略扩张军事崛起但随即战败。 英法在战争中丧失世界体系的中心和主导地位。 美国推行D摆脱困境并利用战争全面崛起。 E以“计划经济”体制实现赶超型工业化,并在战争中成为世界大国。 | 世界体系在经济结构上的整体性发展趋势使F格局的并存不可能长期持续。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政治随之向多极化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标志结束了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