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是近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业化进程充满艰难曲折,带来无限生机,也带来一些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把1913年进口洋纱数量指数定为100,那么,1914—1916年则降到95.3,1917—1919年更降为59.2。这一时期,中国的出口值却保持着增长的良好势头,1919年中国的出口值比1913年净增了56%。在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工厂41.3家,1916—1920年达到年均124.6家。
——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

——据周荣坤等《苏联基本数字手册》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
——陆南泉等《苏联真相》
材料三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说明了什么?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退出历史舞台的标志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
(3)为改变材料三中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采取了什么重大措施?从长远看,该举措和材料二苏联模式的共同弊端是什么?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南方谈话的内容与中共十四大哪一重大决定相一致?
(4)材料四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工业化带来了什么问题?党的十八大强调要改变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你认为当前我国应走怎样的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