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法国)工人武装组织发表《里昂工人宣言》,提出了“里昂应当有我们自己选出的代表”的政治要求。起义工人经过三天的激烈战斗……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英国)“伦敦工人协会”成立,以威廉·洛维特为首的协会组织拟订3个争取普选权的《人民宪章》,并向国会请愿……但遭到国会的否决,工人武装起义由此爆发,但很快被镇压。
材料二 下图是1909年法国雕塑家沃蒂耶在贝尔·拉雪兹公墓创作的一座浮雕作品。一位袒胸身着长裙的妇女,中弹后仰,像神圣的天使般深情地张开双臂,像慈祥的母亲悲痛欲绝地拼死庇护着身后若隐若现的受难者,墙面上弹痕累累。雕塑下面刻有雨果名言:“我们所要企求于未来的是公正,而不是复仇。”雕塑取名为《献给历次革命受难者墙》。有人解释说,这位母亲护卫的人群正是巴黎公社社员,她体现了法国母亲无私的爱。于是,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它称作“公社社员墙”。但令人奇怪的是,当这座浮雕揭幕以后,当时幸存下来的巴黎公社社员都一致否认它是“公社社员墙”,也从不去那里拜谒献花。

材料三 1923年12月17日北京大学25周年纪念日民意测验的部分结果

(1)归纳材料一中英法两次革命斗争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幸存下来的巴黎公社社员拒绝承认它是“公社社员墙”?
(3)根据材料三,概述调查结果所体现的主流民意分别是什么?其中第二项调查结果列宁票数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