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当时的“战略思想家”内村鉴三曾四处宣扬,日本对中国将发动战争是因为,“日本作为东洋的进步主义战士,如果不排除阻碍进步的大敌——中国,就无法获得最终的胜利”。
……
日本注明学者井上清、铃木正四在其合著的《日本近代史》中指出,甲午战争的本质“是天皇制长期以来策划在亚洲扩张势力的战争。天皇制的最大努力就是准备中日战争”。
——人民网《日本战略思想家:发动侵华战争因中国阻碍日进步》
材料二 右面是“满洲国”伪军宣传画。(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命东北军撤出东北,日军占领东北三省,及建立了伪“满洲国”)

材料三 国民政府兹为适应战况、统筹全局、长期抗战起见,本日移驻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之规模,从事更持久之战斗;以中华人民之众,土地之广,人人抱必死之决心,人人抱必死之决心,以其热血与土地凝结为一,任何暴力,不能使之分离。外得国际之同情,内有民众之团结,继续抗战,必能达到维护国家民族生存独立之目的。”
——林森《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1937年11月20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挑起侵华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南京政府对日本的态度的变化,并分析中国迁都重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