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4年)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掀开了中美两国直接贸易史的第一页。在此贸易阶段,是以互惠互利、以物易物为主,美国输往中国的主要商品有皮毛、人参和棉花等特产和原料,而换取中国的茶、丝和土布等初级产品。……当时的中美贸易,中方一直处于出超地位。美国为补偿这一贸易差额,先是用白银,其后用英国棉布,最后乃至走私鸦片。这也就是说,中美贸易关系开始由对等互惠的关系向不对等方面倾斜。……19世纪后半叶中国对美有限的制成品输出日渐缩减,原料及半制成品输出则不断增加,从而使中国逐渐地成为美国工业化产品的原料市场。相反,美国对华出口的初级产品显著减少,而钢铁、机械、煤油等制造品增加十分迅速。从1895年开始,中国对美贸易由出超转为入超。
——《中美贸易:历史反省与未来展望》
(1)根据材料一归纳18世纪到19世纪末中美贸易的变化,从美国的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据统计,从1941年5月至战争结束,美国对华的租借物资及劳务总计约为8.46亿美元,其中枪炮弹药、飞机、坦克、车辆、船舰及各种军用装备价值为5.17亿美元,其余基本为工农业商品和各类劳务开支。
——《美中关系白皮书》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三 1972—1985年中美贸易的简表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年
60
32
1975年
304
156
1980年
3,755
1,059
1985年
3,855
3,840
 
(3)依据上表概括1972年-1985年中美贸易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4-20 12:43: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