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反法西斯纪念日统计表
纪念日
时间及设定
国际大屠杀纪念日
每年1月27日,联合国2005年设立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每年12月13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4年设立
日本广岛核爆炸遇
难者纪念日
日本政府每年8月6日举行
诺曼底登陆纪含日
旨在纪念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
欧洲胜利纪念日
1945年5月8日24时,“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英国、法国、奥地利、波兰等国以5月8日为纪念日
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
由于时差的关系,“德国无条件投降书”签订的时候,前苏联已经到了5月9日,因此前苏联和现在的俄罗斯都以5月9日为纪念日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每年9月3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设立
 
材抖二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历史学界对于以往的抗日战争历史研究得以重新审视。在研究范式上,打破以往研究只关注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中国原有现代化进程的藩篱,对中国的抗日战争如何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诸多新成果。
在研究主旨方面,由以论带史转向对历史真实做科学总结。对于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地位与作用问题,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分析国民党败退台湾的原因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共产党避开了抗战的主战场。这一观点获得不少人的赞成。事实上,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如果没有敌后战场的努力与长期坚持,中国抗战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同样的道理,没有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长期坚持,中国抗战也无法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二者不可偏废
——摘编自《荣维木畅谈中国抗日战争研究的现况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设立的两个抗战纪念日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抗日战争研究领域发生的变化。请阐述对“抗日战争中积累新的现代化因素”的理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4-19 02:04: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