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宵”本义为夜晚,算是一个形声字,声旁为“肖”,形旁为“宀”。“宀”表意,它在甲骨文中写作,像房屋,表示入夜后人多在屋内。 
元宵节是______节日。它原本叫“元节”,由于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都在晚上,所以人们更加习惯用“元宵”来代替“上元”,表示“上元节的晚上”。元宵之夜,人们会食用象征团圆的“圆子”,因此这种食品也被称为“元宵”。据说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之后,一天听到北京城里大街小巷到处都在叫卖元宵,不由“怒发冲”,认为“元宵”与“袁消”谐音,很不吉利,于是下令将“元宵”统统改名为“汤圆”。这位短命皇帝不久便驾鹤西去,“元宵”的名称却没有因他而消失,直到今天大家还都这样叫着。 
和“宵”字形相近的是“宵”。只要把握住他们形与义之间的关系,识记和区分这两个字就不是难事。
【小题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上”的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怒发冲冠(guān) “上”字的笔顺是:丨 — _
B.怒发冲冠(guān) “上”字的笔顺是:— 丨 _
C.怒发冲冠(guàn) “上”字的笔顺是:— 丨 _
D.怒发冲冠(guàn) “上”字的笔顺是:丨 — _
【小题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冲霄汉 通霄达旦 九宵云外B.气冲霄汉 通宵达旦 九霄云外
C.气冲宵汉 通宵达旦 九霄云外D.气冲宵汉 通霄达旦 九霄云外
【小题3】把下面三个词语填写在文中的横线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传统 ②中华民族 ③重要的
A.③②①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小题4】下面是一副描绘元宵节的对联,根据上联,下联对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上联: 灯月千家晓    下联:______
A.山野万里香B.秋高半月明C.笙歌万户春D.一街太平歌
【小题5】文中谈到了汉字的谐音,谐音指的是词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形、意思不同。歇后语常利用汉字的谐音特点,例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取的就是“青”和“清”的谐音。下列歇后语,属于利用汉字谐音的一向是
A.二郎神的慧眼——有远见
B.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C.孔夫子的背包——书呆子
D.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小题6】下面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一幅书画作品,用一个词语评价这幅作品,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浑厚圆润B.潇洒飘逸C.端庄雄健D.纤细柔美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更新时间:2017-06-17 02:08: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