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著作标志着人类社会哪一伟大思想的诞生?其诞生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材料二对中国革命采取什么斗争形式和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当时是有不同意见的:
●一种意见是:“朱德***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另一种意见是:“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2)你认为哪种意见正确?请阐明理由。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式的道路具体是何种道路?
材料三到1983年,农村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国有企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改革开放30年,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策过程。
材料四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理论的精髓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1-05 06:42: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