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该督(李鸿章)身膺疆寄数十年,其昔日攻粤、捻诸逆,以洋人得功,遂终身以洋人为师,而不知改变……创办海军,糜币千数百万,而至今不能一战,是李鸿章之贻误大局者一。
——余联沅1894年8月26日《疆臣贻误大局历陈危急情形折》
材料二美国驻华公使田贝向白宫密报甲午战况时写道:“中国人中之最无智识而最愚笨者成为统治者。中国政府几乎无官不贪,无事不贿,上下相欺,大小相欺。中国军队中贪污吃空额、营私,盗窃公物,扣饷以为常……”翁同龢《甲午日记》载:平壤战役时,慈禧寿辰,令军机大臣五日内不看前线电报,陪看戏
——何成刚《甲午战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材料三李鸿章说,中国是“以北洋一隅之力,抟倭人全国之师”。梁启超说得更为尖锐:“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
***深刻指出:“抗战以前的中国不同于抗战以后的中国。抗日战争不同于中国一切历史时期的战争”;“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何雷《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对比思考——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1)材料一作者指责李鸿章的理由是什么?该理由是否属实?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清朝怎样的社会现状?对今天有何启示?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在两场战争中的重大变化。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11-14 06:08: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