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统一天下后,在推行严刑峻法的同时,也制定了相关的礼仪制度,以显示皇帝的至高和独尊。如规定臣下写给皇帝的文书应称“奏”,自称应称“昧死”等,但毕竟不完善,远不能适应大一统***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
……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
——摘编自《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专制国家礼仪制度发展的阶段特征并说明这一发展过程的实质。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从政治的角度分析朝堂礼仪和座次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受到重视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指出晚清政府外交地位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外两方面分析1834年与1901年这两次外交礼仪之争的不同背景。
上一题 下一题 0.4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1-27 11:03: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