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贞观年间,唐太宗十分注意安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唐朝从贞观年间推行了均田制,对成年男丁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口分田。虽然均田不够彻底,但对当时恢复农业经济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结合均田制,又实行了租庸调法,受田户每年纳租二石,缴调娟二丈,绵三两,服役二十天,或按每日三尺娟纳庸代役。租庸调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生减轻了民众的负担,也保证了国家财政的稳定。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 南昌起义是***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为挽救革命作出的第一声响亮回答。……但这次起义也有深刻的教训:只把广大农村的革命武装看作是配合的力量,没有直接到农村中去发动和武装中国最广大的农民,没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国革命的实质就是农民问题,中国的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当时的起义军在路线上偏离了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失误。
——《浅谈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
材料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并归纳此时期百姓享有的权利和须履行的义务。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昌起义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说明***怎样纠正了这一“重大失误”?
(3)材料三中提到的“土地承包”的做法率先在我国哪些地方开始?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