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3年,在罗孝全的帮助下,洪秀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借用、吸收西方宗教中的平等、互助的思想,创立了拜上帝教。……进展顺利的革命形势,使得洪秀全相当乐观。他继续颁准施行一系列激进的文化政策,如“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难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从而掀起了一场焚烧典籍、扫除偶像的高潮。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做过—些调整与改动,如停止焚书,增设删书衙,不再扫荡庙宇神像等。
材料二  在泛览百家的基础上,他(曾国藩)感到“周末诸子各有极致之诣,农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以管、商之严整,而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也,不可弃也”。……在曾国藩眼里,中学不仅存在弊端,而且应该因时加以更新。“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忌务,以学做炸炮、学造
轮舟等具为下手功夫。”
——成晓军、彭小舟《洪秀全与曾国藩文化观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洪秀全和曾国藩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的异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洪秀全和曾国藩的传统文化观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6-09-27 06:24: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