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曲折中前进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十分集中地概括了以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力追不舍的社会政治目标和为之奋斗不息的方向。……当南京临时政府公布了第一首民国国歌的时候,“揖美追欧,旧邦新造”已由革命派的意向变成了中华民族的共同意向。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中国革命六年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最大权威之帝国主义推翻,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诸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的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中国之革命党经验不多,遂令反对派得尽其技,没有俄国那种好方法以防范反革命派,使其不能从中破坏。故俄国虽迟我六年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失败。”
——孙中山《中国之现状及国民党改组问题》
材料三 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这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中国革命和***》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用史实说明革命派是怎样实现“旧邦新造”的意向?为实现“揖美追欧”,民国政府在文化生活方面有何措施?(举一例)
⑵材料二中提到的“俄国革命”指的是什么?并指出它与“中国革命”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
⑶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认为中国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赞同孙中山的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⑷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选择了怎样的革命道路?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