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法国和沙俄怕英国垄断中国沿海市场,因此迫不及待地叫嚷愿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咸丰皇帝没有明确表态,他要军机大臣通知曾国藩等总督巡抚“妥筹办理”,提出意见。曾国藩向咸丰皇帝建议:“应请饬下王公大臣等传谕该夷酋,奖其效顺之忱,缓其会师之期,俟其军克复皖、浙、苏、常各郡后,再由统兵大臣约会该酋,派船助剿。”
材料二密迪乐曾连任英国驻上海领事馆翻译官达10年之久。1855年10月1日,他在伦敦《泰晤士报》发表对中国革命的意见时说:“现在最好的下策无论是为着出入口商务的发展,或是为着基督教新旧教派的传播,西方国家只有一条稳当的道路可走,那就是:各自训令其驻华代表认真执行任由中国人自行处理中国事务的政策。……至于商业界,我不能不说,利用某一方之软弱或恐慌,巧取豪夺,以获得什么东西,将不会有长久的利益;而以武力干涉战争,无论偏袒哪一方,将必处于无政府状态,并将毁坏中国之工业精神——这种精神是一切永久性的商业所必须依赖的。”其主张基本与英国的政策一致。
材料三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本月10日上午10点左右……对宁波港的轰击开始了,连续炮击约5小时之久,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法俄要求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到哪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