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杨孚《异物志》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墩外大舟,锢以铁叶,值之我拔”。三国时期万震《南州异物志》记录了从马来半岛到中国的航程,其载“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这两条史料的记述十分一致,其中所言“崎头”是我国古人对礁屿和浅滩的称呼,而“涨海”即我国古代对南海最早的称谓。“涨海崎头”指南海诸岛的礁滩。
宋代将南海诸岛列入“琼管”范围,即“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属于当时广南西路琼州的管辖范围,这标志着南海诸岛纳入中国版图已现端倪。至明清两代,中央政府继续将南海诸岛明确列入中国版图并置于广东省琼州府万州辖下,行使了有效管辖。
二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1946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级官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派兵驻守。
材料二
海权是对海上自由贸易保护而派生的,但在很长时期内,如明清两代,为保持农业社会的稳定,采取禁止海上贸易的措施,所谓“片板不得入海”。……海权实践属于个人行为而非国家行为,而且还时时处处受到强大的国家力量的压制。而西方海权实践往往是国家行为。小农经济社会形成了维护自身的意识形态体系和价值观……传统的儒家观念体系沉重地压抑着商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发育。……海军是农耕经济社会的额外负担,很容易把国家拖垮,明代郑和强大的舰队之所以昙花一现,就是这个原因。——摘编自《21世纪对海权的沉思》
材料三
鸦片战争的失败刺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大清国土沦丧,朝野上下有识之士再也坐不住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以夷攻夷”等主张充斥中华大地,清廷面对对外作战接连败北的局面也深感海防的重要,痛下决心对旧式水师进行革新,加快建设近代海军。于1875年5月,下令由沈葆祯和李鸿章分任南北洋大臣,从速建设南北洋水师。……一个制度走向全面腐朽的政权,一两支舰队怎能力挽狂澜?部分将士的浴血奋战,只能使必然的结果推迟到来,为一曲挽歌添一痕悲壮与血色。
------引自《刘公岛记》
材料四
近代以来,中国有海无防或防而不牢的事实,使中国人对海军建设有了深刻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明确指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1995年10月,江泽民再次指出:“我国是一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濒海大国。开发和利用海洋,对我国的长远发展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增强全民族的海洋观念。”加强海军建设是加强海防建设的重中之重。今天,中国第一艘现代型航母“辽宁号”正式扬帆起航,它将成为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的“复兴之舟”。
(1)根据材料一,从历史和国际法的角度说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海权意识淡薄的社会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近代中国的海权为什么难以得到保障?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我国目前改变“近岸防御”战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