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一、基础积累。选择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填写在答题纸上。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杏花开放时节,江南一带往往   甲  ,老是不肯放晴。但自读了元代虞集的诗句“杏花春雨江南”后,便不再觉得雨煞风景了。“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顿觉妩媚鲜妍,充满诗情画义。又有“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乙  。 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读来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不知是春雨润泽了杏花,还是杏花点染了春雨。自古咏杏诗颇多佳作: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尽得风流,作者也成为郝郝有名的“红杏尚书”。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都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看来,杏花真是花中的幸运儿。
【小题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画线词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chāi)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顿觉妩媚鲜妍,充满诗情画义
B.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zhāo)卖杏花”的诗句,读来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
C.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zháo)一“闹”字,尽得风流,作者也成为郝郝有名的“红杏尚书”。
D.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都脍(huì)炙人口,传诵至今。
【小题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春雨点点 足证杏花与雨,早已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B.春雨绵绵 证明杏花与雨,已是中国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
C.春雨绵绵 足证杏花与雨,早已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D.春雨点点 证明杏花与雨,已是中国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
【小题3】汉语是最富于诗性的语言,诗人可以打破语法规则的限制写诗,“杏花春雨江南”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下列诗句的组合方式与它相同的一项。( )
A.月有阴晴圆缺B.醉里挑灯看剑C.古道西风瘦马D.七八个星天外
【小题4】下列文人与陆放翁生活在同一时代,为豪放派代表人物的是( )
A.陶渊明B.杜甫C.欧阳修D.辛弃疾
【小题5】对下面这首小诗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远处海面耸起了一道道山岗
近处海面推过来一堵堵高墙
啊,潮来了,潮来了,轰隆作响
像十万匹奔马突然被暴雷惊狂
浪头飞越礁盘,前赴后继冲上岩岸
那是老远就选定的厮拼的战场
为实现最后的一击
列阵从天边赶来
只期望自己的生命
能爆出冲天的巨响
潮水在一瞬间杀进每条岩缝和礁孔
一切污秽都无法逃脱它的冲刷涤荡
虽说在击石的巨响中自己已化为白烟
但那巨响毕竟是生命最豪迈的歌唱……
A.诗的开头把潮水比作耸起的“山岗”和推过来的“高墙”,写出了海水涨潮时潮头推涌,奔腾而来的壮观气势。
B.诗中描摹海潮的轰响,有如被暴雷惊吓后十万匹马的狂乱奔腾,既写出了潮水声响之大,又写出了潮来时场面的惊心动魄。
C.诗中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潮水飞跃岩岸,前赴后继地列阵从天边赶来,渴望携手战场上厮拼的勇士奏响胜利的凯歌。
D.诗的结尾写潮水以化为白烟的代价,瞬间涤清了岩缝和礁孔的污秽,发出了生命最豪迈的歌唱,表达了对潮的赞美之情。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性学习 更新时间:2017-09-28 01:30: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