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早在殷末周初,为满足天子狩猎和通神需求而出现的“囿”和“台”,促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春秋战国时期,吴王修建的姑苏台已是一座以游赏功能为主的园林。西汉皇家园林规模大、数量多、分布广,实现了通过园林的理水来改善城市的供水条件。魏晋南北朝后,私家园林和寺院园林异军突起。隋唐时期,以自然式园林为主,典雅精致、意境深远的东方式园林体系已成型,并影响到亚洲汉文化圈的广大地域。两宋时期,对于山水、植物、建筑等造园要素的处理技法更加精湛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园林设计的精致程度。元明清时期,园林出现地域的划分,形成了江南、岭南、北京三大风格的鼎峙局面。清代中后期,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许多精湛的造园艺术仅停留在口授心传的原始水平,未能系统总结提高升华为科学理论,从而造成部分造园文化技艺的失传。
——摘编自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等
材料二晚清至民国时期开放的公园(部分)
开放时间
公园名称
原址
城市
主管机关
1890年
愚园
私人花园
上海
 
1907年
农事试验场(万牲园)
乐善园、广善寺
北京
农工商部
1914年
中央公园(中山公园)
社稷坛
北京
中央公园董事会
1928年
外滩公园
上海租界
上海
公共租界工部局
1928年
颐和园
颐和园
北京
北平特别市政府
1929年
中山公园
华商刘歆生私人花园
武汉
汉口市政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促进我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因素。
(2)提取材料二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典园林相比,我国近代园林发展有何特色,并分析其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05-09 12:35: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