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材料指出了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必然性。
材料二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品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计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
——《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
材料三(甲午海战中)李鸿章……认为“列强必有区处,必有收场”,命令部下“静守勿动”,“保舰勿失”。
——《中国近代史编》
材料四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
——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填充下面的表格
近代列强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强侵华目的

资本输出
占有殖民地
战争结束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要求的一项规定



 
(2)依据材料二,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屡次失败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7-10-15 07:04: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