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
大臣答:彼国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是说明彼国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认为: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顺乎天理,应乎人情,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
材料三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的157人,孟子61人,孙文17人,曹操11人,诸葛亮8人…
——《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嘉庆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材料二中,孙中山认为的“世界潮流”是指什么?材料三中,崇拜孙文的人数仅次于孔孟,名列第三。这能反映什么问题? 
(2)用史实说明,孙中山是怎样“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8-01-08 10:40: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