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漕运起源很早,秦始皇北征匈奴,曾自山东沿海一带运军粮抵于北河。
汉建都长安,每年都将黄河流域所征粮食运往关中。西汉政府沿秦岭北麓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人工运河漕渠,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路程和时间大大缩短。
隋炀帝动员大量人力开凿通济渠,联结河、淮、江三大水系,形成沟通南北的新的漕运通道。
唐高宗时期,洛阳以东为水运,洛阳以西为陆运。中宗景龙三年,京师农业歉收,有人建议朝廷迁到洛阳“就食”。中宗不肯,说“岂有逐粮天子耶!”
北宋建都汴京,漕运路线大大缩短。南宋建都临安,位于产量区内。
元都大都,粮食“仰给于江南”。大运河中段改南北取直,东移山东;运河漕运,常因天旱水浅,河道淤塞不通,致使漕船不能如期到达。为了克服河运的困难和补助河运的不足,元朝统治者又开辟了一条海运航线。
清道光六年后,又开始实行河、海并漕。咸丰三年(1853年),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改漕粮折银(指用银两或其他物品代替)。同治十三年(1874年),官办轮船招商局成立,漕粮运输逐渐由海轮代替。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政府遂令停止漕运。
——以上材料根据有关资料整理汇编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历史上的漕运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漕运衰落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历史上漕运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