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
(1)指出这一历史事件中哪一措施有利于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新中国成立后在哪一运动中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起步于19世纪中期,曾经历过封建阶级“器物变革”的探索,又经历过资产阶级“制度变革”的探索,最后在无产阶级领导下才走上了成功之路。
(2)材料二提到的“器物变革”和“制度变革”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使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事件是什么?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存在脱离国情、急于求成的偏向,包括机械地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个别论断、片面追求所有制的公有化程度,我们也走了弯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踏上民族复兴新征程,开始新的伟大探索。
(3)材料三中所说“弯路”指的是什么?什么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端?
材料四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
1992年
2002年
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3624
20370
102398
421368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
343.5
1826
7073
28762
 
(4)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观察上表,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两次会议在经济方面分别作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材料五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5)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分析70年代我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原因。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7-05-15 02:35: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