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材料一 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朱博康,施正康《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材料三 清末状元张謇曾说:“救国为目前之急…譬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为此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立了大生纱厂。1914至1921年这八年中,大生一、二两厂利润高达1000万两以上。   
——摘编自《大生纺织公司年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
(3)据材料三概括张謇的救国主张,并分析推动张謇企业在1914年至1921年快速发展的外因。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化和民主化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2-09 03:17: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