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探寻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历程,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摘自人民网

 
(1)由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并写出图片文献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如下图年代尺

(2)“五四风雷”对中国革命的进程有何影响?A阶段的什么事件把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3)写出“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B阶段“国共合作”取得的两大成果是什么?
材料三
苦难十四年,
日本和汉奸,
压迫老百姓,
有苦不能言。
——东北民谣
长城怒跃黄河吼。
眺中华,平型猎豹,台庄檎狗。
胜利凯歌频响起,倭寇投降低首。
——刘国勤词作
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 ——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赞赏阶段(1937—1944年)。
 
(4)材料中所说的“苦难十四年”始于哪一历史事件?刘国勤词作中写到了哪两次著名战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7—1944年”期间中国被美国人赞赏的原因。
材料四

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而,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一一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5)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通过该事件国共两党达成了什么协定?哪一战役消除了“敌人”放在山东“铁锤”? “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什么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3-05 09:07: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