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夺加剧,中国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同时,由于战胜了老大的中国,日本国内鄙视中国的极端民族主义思潮蔓延,继之而来的是重新夺取辽东半岛,扩大在中国的侵略利益。甲午战争彻底打破了东亚地区的传统秩序,中国历史上与周边亚洲国家建立的宗藩关系体系彻底瓦解,殖民主义体系在亚洲取代了宗藩关系体系。
——摘编自戴逸《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和意义》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1942年1月1日,中国作为四个领衔签字国之一,签署了《联合国家共同宣言》。在罗斯福的坚持下,决定单独开辟“中国战区”(包括中、越、泰等国和缅甸北部),由蒋介石出草任新成立的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的最高统帅。1943年,《开罗宣言》指出:“日本所窃取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中国的领土完整得到了庄严的国际保证。1943年,中美、中英分别签订了新约,从法理上结束了美、英百年来在中国享有的领事裁判权和其他特权,一个世纪以来作为中国对外关系基础的不平等条约体系终于崩溃。
——摘编自聂俊华《论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及其局限》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根据新的世界发展趋势,***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对中国的外交产生了重大影响,制定了团结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反对两霸的方针。当时苏联被视为中国安全的最大威胁。为抵制苏联,防止苏美联合反华,中国政府作出了缓和中美关系的战略决策,从而使中国外交迅速摆脱了“文革”前期的被动局面,70年代初中国外交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局面,国际影响迅速提高。
——摘编自张文伟、黎刚《论20世纪中国国际地位演变的四个阶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甲午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冲击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出现崭新局面的主要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