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文献中的历史史料涵信息,历史须验证。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七月二十五日)上午六时半许,在丰岛方向……发现两缕烟柱……原来是清国军舰“济远”号和“广乙”号。这时,清舰对我将旗(“吉野”号挂有舰队司令官的将旗)不仅不发礼炮致敬,反而做战斗准备。……敌我距离约三千米,“济远”号首先开炮,我亦迎战。
——(日)《近世帝国海军史要》,《清末海军史料》
材料四:当高升号将沉之际,高善继等意气自若,同士兵一起誓死抵抗。在浪速炮火的猛烈轰击下,用步枪“勇敢地还击”。浪速虽不停地“向垂沉的船上开炮”,但清军官兵视死如归,仍然英勇战斗,直至船身全部沉没。
——《汉纳根大尉关于高升商轮被日军舰击沉之证言》,《中日战争》
(注:汉纳根系当时在英国商船高升号上的德国籍工作人员)
材料五:七月中旬,日本海军已经完成了发动战争的组织准备工作。……22日……要求朝鲜政府“亟令清军退出境外”。当时,海军大臣西乡从道提出质询:若于此最后通牒期间后遇中国舰队,或中国有更增派军队之事实,“日本舰队立即开战,在外交上有无困难?”陆奥宗光果断地回答:“作为外交上的顺序,没有什么问题
——戚其章《甲午战争史》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战役?该战役发生于哪一年?
(2)就研究此次战争而言,上述五段材料属于原始史料的是,可作为印证清朝官兵英勇奋战的史料。将此两种史料相互印证和比对还原历史的研究方法称为。(填材料序号)
(3)材料三认为清朝首先挑起战争,日方如此记载的原因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