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選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教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途径。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甲午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什么?材料一中的“(两种)不同途径”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中国)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在此之后,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材料二中“2132年”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利用所学知识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是一条分界线”的理由?
材料三:“我翻开历史查…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千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

材料四:只有这两位先生(民主与科学),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陈独秀

材料五:“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所谓“八事”,即: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胡适

(3)材料三、四、五分别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什么内容?
上一题 下一题 0.8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3-29 06:46: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