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4—1915年 | 1920—1925年 |
革命党内部的分裂、涣散、组织不纯,未建成一个真正的革命党,及“革命军兴,革命党消”的破坏作用 | 9 | 12 |
未实行三民主义革命方略,与封建势力妥协没有真正的革命目标和理论 | — | 37 |
国民觉悟低;未依靠、宣传、发动民众只依靠少数人的军事斗争 | 1 | 19 |
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未认识到反对封建军阀必须反对帝国主义 | — | 16 |
封建军阀的窃夺、背叛 | 2 | 12 |
未建立三民主义的革命军队 | — | 6 |
其他具体原因:个人的软弱、失误,未及时北伐,未行地方自治,约法有缺陷,等等 | 3 | 6 |
——摘编自李侃等《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教训的认识过程》
上述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对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认识过程,请说明两个阶段的不同,并分析后期变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