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放牧伟大复兴梦,先贤们一直在探索中前行,不懈努力,几多教调和启示,阅读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富强之梦)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少数人的觉悟”是指什么事件?
(立宪之梦)
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它要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共和之梦)
材料三 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中国不是“国民恶劣”,而是“政府恶劣”。……中国国民有建立民主共和的能力,只有“兴民权、改民主”才是唯一出路。
——摘自朱志敏《中国近代史纲要》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兴民权、改民主”不懈努力,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文明之梦)
材料四 要拥护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理论、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新青年》
(4)材料体现的是哪块运动?这场运动提出了哪两大口号?
(复兴之梦)
材料五: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5)结合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