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舞是诗兮诗是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的《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三: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的三首诗分别是针对哪些不平等条约而作?结合这三首诗,分析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2)材料二中“去年”指哪一年?“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1945年,台湾重新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1949年,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