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近代中日关系简表
时间
事件或史实
结果及对中国的影响
① -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 ②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1900-1901年
日本参与八国联军侵华
战后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19年
巴黎和会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非法权益移交给日本
激起中国人民无比愤慨,成为 ③ 的导火索
1922年
签订《 ④ 》
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1931-1945年
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完全胜利,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根据岳麓书社初中历史教材整理
材料三“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土,没有妥协的余地。”王毅强调,如果日本某些人要执意为当年的侵略历史翻案,国际社会以及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息。王毅指出,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扣国际公理的底线。
——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外交部长王毅答记考问
材料四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人民日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唐招提寺是谁设计和建造的?(1分)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有什么影响?(1分)
(2)完成材料二表格中的空格处内容。(4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归纳古代和近代中日关系的阶段特征。(2分)
(4)根据材料三指出影响当今中日关系的核心问题。(2分)材料四中我国立法确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何意义?(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5-08-12 06:18: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