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屡屡遭受列强的侵略,抗击外来侵略、实现救亡图存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主题。
材料一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以来,重用宦官,偏听偏信,政治腐败、经济腐败加上吏治腐败,使国运岌岌可危。李鸿章奉命创建海军,建设国防力量,虽学习西方之经验,但只学其表皮,未触实质。而慈禧太后竟将海军之大量军费挪用,作为修建三海及颐和园之用款。
……自光绪十五年至甲午中日战争六年间(1889年—1894年),竟然只舰未添。原来清政府的海军位居亚洲第一、世界前列,此时已被日本赶超……日本几乎所有主力舰船都已安装速射炮。
——罗援《甲午战争惨败的十大教训》
材料二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现在,敌顽攻进来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南北数千里燃烧的战线,才激动了我们的全面抗御、同仇敌忾的精神,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大公报》
材料三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员三分之二以上可决弹劾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战败对中国造成的危害。
(2)材料二发表于哪一历史时期?你如何理解中国“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这种觉醒取得了什么成果?
(3)材料三中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哪次革命运动的产物?依据材料分析《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华民国政体有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