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1918年11月底,一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怀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困感,梁启超在将百里等人陪同下前往欧洲考察,后写下《欧游心影录》一书,记录了他在欧洲所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全社会心那陷人怀疑沉畏之中,好像失了罗针的海船,遇着风,遇着雾,不知前连怎生是好一…俄国过激派政府,居然成立一…从前多数人嘲笑的空理想,加已结结实实成为一种制度,将来历史价值,最少也不在法国走革命之下,影响自然是厘於别国。
材料二 第二件也因为正在做正义人道的外交梦。以为这次和会,真是要把全世界不合理的国际关系根本改造,立个永久和平的基础。想拿私人资格将我们的冤苦,向世界舆论伸诉伸诉。也算尽一二分国民责任。如今外交是完全失望了。
材料三 中国人最喜欢换招牌。抄几条宪法,算立完。改一个年号,便算共和。至于政治社会的内容,连骨带肉,都是前清那个旧躯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过激行动指的是什么?“过激派政府”进行的革命“历史价值”何在。
(2)这次“外交失望”直接引发了什么运动?有何重大影响?
(3)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中的观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客观公正的立场对辛变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状作出评述。(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H:250字左右)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材料分析题 更新时间:2019-07-15 10:44:3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