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编自《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第2卷(1940年)
材料二:教育家蒋梦麟在昆明躲避日机轰炸的防空洞里,写成《西湖》一书.他认为:“以中国文化同化能力之强,她必定能慢谩地吸收西方在科学上的贡献;以中国天然资源之丰富,人民智慧之高,科学的发展将使她前途呈现无限光明。“中国所走的路途相当迁回,正像曲折的长江,但是她前进的方向却始终未变。”——张可荣《试论全面抗战时期的民族复兴思湖》
材料三:这个方无疑的是我民族复兴的唯一途径……只要我们能依照国父的遗教迈进,民族复兴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他已经在任何方面——无论文化、政治、经济等都替我们铺好了光明大道。——萧一山《清史大钢》(成书于1943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位回族同胞对民族复兴“抱乐观”态度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说明此理由的主要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