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古之时,诸侯世国,大夫世家,其传系往往累世不绝……自羲轩以讫夏商,是为用士之天下,故禄秩皆延于世,而封建之制行。至周以稼穑开基,而农事始兴焉。降及嬴秦,开阡陌、务耕战,是为用农之天下。汉氏承之,故选举征辟皆起于乡,而封建之制废。”
——王宝田主修《峄县志》
(1)材料一中“封建之制”指的是中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制度的作用。材料二 尤民(1885—1916),字超凡,原名保诚,山东峄县台儿庄人。
1905年经丁惟汾介绍加入同盟会,积极联络同志,开展革命活动。
1911年,尤民在台儿庄设立了同盟会的革命机关部,并亲自到驻清江清军第十三协策应兵变,建立了一支5000人的革命队伍,后改编为改称陆军第39混成旅。
1912年,尤民至南京,与黄兴会谈。
1913年,孙中山发起第一次讨袁战争。尤民决定在东昌策动独立,举兵响应。
1916年5月,尤民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华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统筹直、鲁、晋三省军事。
1916年8月,尤民遭反动军阀张勋逮捕,英勇就义,年仅31岁。
——《台儿庄清真寺尤民烈士简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辛亥革命时期(1894年—1912年)革命党人的主要活动(至少2个),并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材料三 1938年3月16日,日军矶谷师团向滕县城发起猛攻,川军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率部奋力抗击,激战3日,最后全师殉城,至为壮烈。18日,日军占领滕县城。同日,日军占领枣庄、韩庄。20日,日军占领峄县城。24日,日军开始攻击 □□□ ,守备 □□□ 的步兵三十一师在师长池峰城的率领下,以不可屈服的精神与日军拚刺肉搏,激烈巷战,死守阵地,15天内击退敌人八次进攻,双方伤亡惨重,尸遍街巷。日军第十联队的《战斗详报》称:“虽为敌人,睹其惨烈之状亦将为之感叹。”4月5日至15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给日军以重创。整个战役从3月14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历时33天,以日军溃败告终。中国投入兵力40万人,阻击日军七、八万人,消灭日军1万多人,中国军队伤亡2万余人,这次战役震惊国内外。
——《枣庄市志·大事记1900—1949》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战役?这次战役中国方面的指挥官是谁?这次战役在抗战史中有何重大意义?材料四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建国之初,普选的人民代表大会召集之前的过渡性制度安排。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多由临时推举或各民主党派自行选派产生。
1950年,4月14日,峄县召开首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1951年,5月16日,峄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召开
1954年,7月 7日,峄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取代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
——《枣庄市志·大事记1950—1985》
(4)依据材料四,试分析在参会代表的产生方式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比人民代表会议制度更能体现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成就。